当前位置:首页 > 足球 > 英超

角球战术革新,已经掀起一场风暴

时间:2025-08-05 15:11:07 来源:足球周刊

本文字数|2607字

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长期被忽视的角球战术,如今成为了革新风潮下的深度分析话题和重点训练内容。很多教练和技术分析人员将此视作未来发展大趋势,有数据为证。

2013年,数据统计著作《The Numbers Game》特别强调了“角球无用性”,但伊恩·格雷厄姆偏偏喜欢反着来。

作为曾经的利物浦数据分析部门主管,格雷厄姆当年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角球这个课题,是改变足球圈对此话题看法的先驱之一。根据OPTA数据统计,2024-25赛季的英超和德甲,因角球产生进球的比率首次超过4%(确切数据为4.2%)。对比2015-16赛季的3.3%,看上去提升不大,但格雷厄姆有着不同的解读。“一支主要在中场控球的球队,进球几率不到1%。所以,如果让我选,我更愿意获得一个角球。”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支撑他的观点:上赛季欧洲五大联赛,超过10%的进球来源于角球。



千变万化

最近几年,一些此前很少被使用的“联合手段”被运用到了执教之中。录像分析已成必备,越来越多定位球专家进驻各大俱乐部的教练组,其中一些人将他们对角球的现代化研究结论付诸实践,得到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布鲁诺·格鲁吉就是其中之一,他目前供职于法甲布雷斯特,上赛季该队在联赛中通过角球完成8次破门。“和我踢球那会儿相比,如今大家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显然更多。”格鲁吉在中日德兰的同行马丁·马克(今夏转投英超纽卡斯尔)也透露道:“每天的训练,我们都要重点演练定位球。”

托马斯·穆勒拜仁生涯

典藏纪念画册《恒星》(限量版)预售开启

过去10年,中日德兰这支丹麦球队在定位球方面颇有建树,角球得分率也堪称欧洲翘楚。“我们的训练,永远都是通过一次定位球开始!录像分析工作非常繁琐,比赛之前还会对相关球员进行个人化训练,通过分组的形式来训练主罚球员,以及进攻端的团队配合。”

这种训练模式,需要真正的组织,一名或多名球员在角球战术中会被赋予领袖角色。马克接着说:“我们有6个角球专家,我不是他们的Boss,大家一起讨论时,我会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一起制订计划。”


马丁·马克

对于战术赋予他们的新角色,那些定位球高手也需要时间适应和接受。格鲁吉表示:“在我们这里,球员都很成熟,每次主罚定位球之前,他们都会瞅一眼教练席。”这些“领袖”在前期确定的战术蓝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格雷厄姆看来,主罚者不仅要脚法精湛,还要善于审时度势。“如果只有一两套方案,即使你每场比赛都变换着来,对手也会轻易适应。”

几年前,中日德兰演练过10种主罚角球的方案,而经过更深层次的研究后,丹麦人改变了想法。“数据显示,10套战术的进球机会,并不比3、4套更高。将其中几种方式演练到完美,才是更好的办法。我们每场比赛都有3套战术,而且不会整个赛季都一样。其中某种获得成功后,可以保留,然后再发明两种,用于下一场比赛。”马克笑着说。

托马斯·穆勒拜仁生涯

典藏纪念画册《恒星》(典藏版)预售开启


样式与手段

一个问题让专家们产生了分歧:主罚角球时,内旋球是否比外旋球效率更高?

2024-25赛季英超,布伦特福德主罚的角球98.6%采用内旋,阿森纳(97.7%)和阿斯顿维拉(85.6%)也是如此。马丁·马克分析道:“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定位球战术最出色的球队。如果有一个顶级主罚手,内旋显然会比外旋更具威胁。中日德兰也想更多采用内旋,但有时找不到脚法出众的左脚球员。”


长期持同样观点的伊恩·格雷厄姆,如今改变了想法。“一位同行着重分析了角球开出后15秒以内进球的可能性,这份重要数据给出的结论是,内旋和外旋(在效率方面)几乎没有区别。想要在角球开出后5秒就取得进球,内旋显然更加高效,但大部分内旋角球会被解围。队友拿到第二点之后,再次传中才可以制造威胁。”

格鲁吉同意这种分析,所以他现在对主罚球员的状态更感兴趣。“如果佩雷拉-拉热(葡萄牙中场)在上一场比赛中完成了助攻,我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让他多罚角球。”马克对内旋角球的效率也表露出了一些疑问,但他同时认为,这种主罚方式还有另一种功效。“对方后卫在防守内旋角球时,解围距离会相对近一些。对于攻方来说,赢得这几米非常重要。我们会让球队中卫一直待在对方禁区里,40秒、50秒,甚至60秒,如同冰球比赛那样实施压迫,通过尽快完成二次进攻来发挥禁区内的人数优势。”


中日德兰的大部分角球得分,都是通过二次进攻完成的。根据格鲁吉的分析,这种策略也经常被法甲球队里昂所采用。“我发现切尔基(今夏转会曼城)不会大力罚球到前点,梅特兰-奈尔斯会在禁区线附近逼抢,试图控制第二点。布拉格斯巴达也曾在欧冠对阵我们时采用过同样的策略。”

如今越来越紧凑的防守站位,客观上鼓励了这种战术的实施。“现在很少有球队敢在防守定位球时让三名前锋都待在中线附近,对手反击威胁的下降,让更多球员敢于执行战术安排、参与角球进攻。”

将角球转变为极具威胁的进攻方式,还有另一种途径——短传快发,这也是如今五大联赛的一个趋势。2015-16赛季,利用这种方式主罚角球的数量占比16.7%,上赛季则攀升到了18.4%,为最近10年新高。马克预言道:“角球短传,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我们已经在大量采用这种方式。但要注意,如果角球发出后的传递达到5、6次,那么进球就会变得很困难,因为对手可以重新组织防守。角球快发,最好是在两三脚内完成射门。”



顺用科技,慎用科技

上赛季欧洲主流联赛角球得分率名列前茅的阿森纳(联赛14次利用角球得分),2021年开始雇佣定位球专家尼古拉·若弗。这个法国人会采用多种战术的集合,最典型的策略就是安排本方球员站在门线上,集中站位后朝着不同方向跑动,增加对对方后卫的侵略性。

这种进攻方式并非若弗首创,早在2018年,中日德兰就在丹麦联赛开始推动这种创新。马丁·马克解释道:“丹麦超级联赛,是世界上侵略性最强的赛事之一,我们可以围住对手,不让他参与防守,而裁判还不会吹我们犯规。但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因为两三秒之后,他就会摆脱包围圈。”


尼古拉·若弗(图左)

主观性较强的裁判,对于此类举动态度不一。布雷斯特就拒绝这么干,因为格鲁吉很清楚,法甲裁判会吹攻方犯规。马克也笑着坦陈:“在欧战赛场,如果遇到来自南欧的裁判,每次这样做都会被吹犯规。”所以,每次参加欧战比赛之前,中日德兰都会先了解主裁判的国籍和吹罚习惯,再决定使用哪种角球战术。

另一种技术革新,很快就会与世人见面。伊恩·格雷厄姆表示:“如果你在5年后采访我,我会肯定地告诉你,人工智能将对定位球战术产生关键影响。”最近几年,Google旗下的DeepMind公司已经与利物浦有过深度合作,并试验他们的新技术——“Tactic AI”。“这项技术可以预知角球罚向哪个区域,哪名球员应该到那里去争抢,以及利用这种配合完成进球的机会有多大。”


作为“Tactic AI”计划的研发人员之一,佩塔·韦利科维奇表示:“通过这种预见性的工具,我们设计了一些模型,并以此作为基础帮助利物浦的分析师们赢得时间,比如根据比赛对手识别出需要着重分析的角球录像。我们也开发出了相关程序,用来设计全新的角球战术,教练们可以更直观地识别出那些在角球进攻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球员。”

利物浦与DeepMind团队的合作已经结束,“红军”未来是否会倚重这些工具?目前看来,还很难说。韦利科维奇对这些模型还没有开始传播感到意外,格雷厄姆则分析道:“最近10年,相对于角球防守,角球进攻的创新要更多。未来肯定会有针对这些创新的防守战术出现,AI会帮谁呢?”

本文作者:吕克·埃兰克斯

编译:向波

本文原载于第919期《足球周刊》

发行日期:2025.7.25

图片源自网络

第920期《足球周刊》预售开启

第919期《足球周刊》现货热销中

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高中组男女足冠军限量特别版


第918期《足球周刊》现货热销中




上一篇: 记者:塞斯科对加盟曼联持开放态度,即便球队目前无缘欧冠

下一篇: 费迪南德大儿子洛伦兹与布莱顿签订第一份职业合同,新赛季效力于U21

热门TAG

足球 篮球 NBA 英超 西甲 中国足球 意甲 中超 中国篮球 CBA